偏遠地區中職學校校企合作-上海工慧企業管理
信息來源:工慧企業管理服務外包網更新時間:2016-6-30瀏覽量:2068字體大?。?a href="javascript:SetFont(16)">大 中 小
實驗證明,只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出大批適合企業的技術人才,才能加大企業產業化的進程、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這一點,對經濟落后地區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高度重視,投入不斷增加,我們要把握好機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同時,隨著高新科技逐步進入生產領域,對培養職校生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加上種種原因導致生源缺少,中職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面臨一個嚴峻的考驗。所以摸索中職教育發展前景的路子就成了我們迫切需要探討的問題,要深入地分析職教現狀及將來的發展趨勢和先進觀念,走校企合作之路已勢在必行。下面談談關于校企合作的看法:
一、校企合作是中職教育的必然趨勢
過去,中職學校開展教學活動偏重于教與學,往往忽視了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職業道德、法律意識、轉業轉崗能力等。 但是,隨著用工形式越來越市場化,中職教育機構努力實現辦學模式靈活多樣化,教學課目全面實用化,教學方法科學規范化,師資力量專業技術化,培養學員一專多能的素質已成為中職學校的普遍做法,以便為學生畢業后實現多渠道就業提供幫助。針對當前企業用工的需求,校企合作能開寬學生就業的路子。
目前,由于大批下崗失業人員面臨再就業,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導致就業與再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勞動保障部門為開發就業崗位無時無刻不在尋求社會支持,以減輕就業與再就業的壓力,維護社會的穩定。而中職學生有一技之長,就業渠道相對較多,有的職業學校迫于用人單位的需求壓力,不得不將尚未畢業的中職生提前安置到崗;有的學了專長自主創業。所以我們中職學校能與企業合作,既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又能實現校企雙贏。
二、校企合作是中職教育的新理念
國家教育方針明確規定:中職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有技能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者、建設者。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性、社會性和人本性,發展職業教育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也是一個涉及社會和諧與人民生活幸福的政治問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由傳統學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導下的就業導向模式轉變;在宏觀發展上強化政府調控,在職業院校運行上強化市場導向,滿足人民群眾的終身學習需要。
校企合作是以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資源,采取課堂教學和學生參加實際工作有機結合,培養適合不同用人單位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的教學模式,其基本內涵是產學合作,雙向參與,實施的途徑和方法是工學結合,頂崗實踐。同時,通過校企合作,企業根據需求給學校下“訂單”,學校根據“訂單”對人才培養規格、數量進行定向培養,依托企業實現學生“零距離”上崗。這就體現了政府主導,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的教育新理念。
三、校企合作是中職學校生存的需要
我校前身是徐城中學,1985年4月易名為徐聞縣職業高級中學。學校在發展中不斷壯大,已由過去的4個專業延伸至8個專業,目前在校生2000多人,教職工164人,管理上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科學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全省同類學校中名列前矛,學校先后被評為“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湛江市教書育人先進集體”“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等稱號。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主要得益于我們堅持走校企合作之路,使學生在我校畢業之后就能夠適應社會,從而進一步保證了學校生源的充足。
徐聞是我省粵西地區經濟較落后的一個農業縣,人均收入不高,家長一般都不太樂意再讓她們讀高中或中職學校。大多數只讀完初中就去珠三角打工了,但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待遇很差,許多人不能適應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讓這部分學生在國家助學金的幫助下,嘗試半工半讀模式,使他們有機會接受教育,既學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充實自己,又能以一技之長快一點在社會上謀生,這樣學校才能生存和發展。
我校一直以來都在進行著校企合作的嘗試,曾經與徐聞縣的幾間糖廠、地方醫院聯合辦學,為他們培養了一大批員工?,F正與坤泰電子公司、通用設備廠等單位聯合辦學。這些合作不僅給學校增加了知名度,還給學校發展尋到了一條新路。
四、校企合作有利于企業發展
徐聞目前的企業有電子廠、食品加工廠、糖廠等三十多家,通過深入了解獲悉中職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主要因素在于中職生涉世不深,可塑性,敬業精神較強,能對所學專業隨時應用于實踐,工資待遇要求也低于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如果我們走校企合作的路子,有針對性地給他們培養合適員工,運用他們的廠房與器材作為學生實習的基地,使學生能在無形中學到知識,而企業既可得到高素質的員工,又可以減少工資開支,有利于企業的經濟發展,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五、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偏遠地區工業不發達、經濟比較落后的實際情況,給校企合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一方面,由于地方企業較少,中職學校很難尋找合適的企業聯合辦學;另一方面,企業經濟較差、員工工資待遇過低,中職畢業生也不大愿意留在其企業工作;再者地方經濟基礎困難、各方面條件較差,“人往高處走”,去富裕的地方生活是人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畢業生也會選擇珠三角等地就業。由于上述原因,偏遠地區中職學校的校企合作存在比較大的困難,要改變學生的觀念,愿意留在本地艱苦創業,這才是校企合作的基礎。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與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合作,前景才會更加美好。路是走出來的,只要我們肯實踐,敢于邁出改革創新步伐,大膽地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中職學校就能更好地發展。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工會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